新华社新加坡5月5日电(记者蔡蜀亚 李䶮)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高铁、云计算等高技术产业应用方面收获重要成果,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5G通信等前沿科技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个别国家鼓动科技“脱钩”逆流无法阻挡中国创新驱动步伐,只会降低全球科技创新效率,给全球发展前景蒙上阴影。
这是建设中的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项目(无人机照片,2022年10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杨冠宇摄)
顾清扬表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中国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对某些外部势力推行科技“脱钩”的必要回应。
(资料图)
“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特别是改革科技创新体制,重点激励科创成果的产业性转化,这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一步。”顾清扬说。
他认为,中国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不仅引领国内产业升级,也为东南亚等周边区域提供发展动能。
“借助‘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合作框架,中国推动高铁、云计算和移动支付等领域应用成果在东盟国家落地。如中国互联网企业为东南亚国家提供云计算服务,并且通过移动钱包概念帮助多国实现支付手段互联互通。”顾清扬说。
“这类产业合作不仅推广了现代科技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推动东盟国家的产业升级,也加快了本地区城市化进程,特别是促进智慧城市建设。这将助力东盟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些重要挑战。”顾清扬告诉记者,“在产品合作之外,中国高科技企业也为东盟国家带来技术和管理经验,培训掌握新技术的本地人才。”
3月23日,在石家庄高新区河北智昆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测量齿轮轴半成品厚度。(新华社记者骆学峰摄)
顾清扬认为,人才交流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特别是中新两国科技创新合作中占据重要地位。“新加坡在科技创新的国际化和产业应用方面有丰富经验,而中国在数字科技应用场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双方在科技创新合作和人才交流方面具有互补优势。”
“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新加坡知名高校已经在中国搭建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了两国科研院所间深度合作。中国多所大学也与新加坡本地知名学府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加强人才培养及科研合作。以苏州工业园、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广州知识城为代表的双边合作项目也为中新两国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了发挥才干的舞台。”他说。
顾清扬强调,随着人类面临的挑战愈发复杂,各国强化协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才是发展正道。“一些西方国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狭隘视角,通过设置人为障碍来遏制其他国家科技发展,谋求高科技产业链的‘脱钩’,这不符合全球利益最大化的逻辑。”
“对科技的封锁和‘脱钩’,首先会引发全球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的分裂,由此导致全球经济的分化和分裂。这不仅会降低世界科技创新效率,也会阻碍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进程,最终会拖累经济全球化发展脚步。”顾清扬说。
顾清扬认为,中国科研实力增长迅速,高技术人才储备丰富,高科技产品市场广阔。中国与东盟国家互利共赢的科技合作实践证明,中国数字科技向产品的顺畅转化中蕴藏巨大商机。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一味地‘脱钩’将使科技创新前景愈发黯淡。各国一定要携手合作,阻止‘脱钩’造成的负面影响进一步蔓延。”顾清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