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雷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俊伟
踔厉奋发正青春,湾区企航敢为先。4月28日下午,2023年东莞市青年企业家高质量发展峰会召开。现场还举行了企业政策对话会,通过搭建一个政企相通、凝聚共识的阵地,让东莞市有关职能部门和青年企业家面对面交流。
(资料图)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四级调研员罗广林,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副书记、中小企业局局长姚铸锐,东莞市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关敬辉,东莞市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黄朝东,东莞市委组织部四级调研员孙志超,广东环波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张现利等6位嘉宾上台分享。
张现利:高度赞赏东莞的软硬环境
现场,张现利首先分享了将企业落户东莞的具体理由。他表示,在硬环境上,东莞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的C位,地理优势明显,去任何地方都四通八达。另外,东莞拥有最全的产业链条,公司产品所有流程材料都可以直接在东莞获得,大大降低了生产成品。
在软环境方面,东莞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政策支持力度具有竞争力,尤其是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趋势下,当地政府能够拉一把、捧一下、背个书,企业对市场的反应也会更快更有力。“我们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这得益于松山湖的引才策略和资金支持,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为我们企业造就了一个天然的‘生长温室’。同样,企业得到及时哺育,方能更好地参与园区蛋糕做大的过程,形成共享园区发展成果的良性循环。”张现利说。
孙志超:青年企业家是东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人才资源
政策支持始终是维系企业与地方实现共赢的一条生命线。东莞还有哪些好政策能让青企得到帮助,从而实现东莞青企集群式高质量发展?
现场,孙志超说,针对青企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加速推进青才与青企高度融合方面,东莞市委组织部推出了如下政策:面向成长期青企实施专业孵化行动。市级及以上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1年以上的创业孵化服务并在基地内孵化成功,按每户每年3000元标准给予创业孵化服务补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其中,针对港澳青年创业人才,鼓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提供1年以上的创业孵化服务,给予每户每年最高6000元的租金补贴,1万元一次性创业资助。港澳人才初创企业招用员工给予最高3万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助,可申请最高额度50万元的创业贴息贷款。
针对发展期青企进行资金专项补贴。创业者在本市创办初创企业,可按规定申请最高30万元、最长3年的创业贷款,贷款期限内由财政给予全额贴息。对创业带动5人以上就业的借款人,个人最高贷款额度可提高至5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创业人才,在本市创办初创企业并正常经营满6个月,且申请补贴前连续3个月有在职员工(不含法定代表人或经营者)正常缴纳社会保险费,给予1万元一次性创业资助。实施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场地租金补贴等政策,向创业者提供多方面资金支持,减轻经营成本。
此外,根据《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人才,给予每人每年最高100万元奖励。对总部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给予地方贡献奖励、最高200万元的购房补贴和子女入学、医疗保障、落户、出入境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对“倍增计划”企业核心骨干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给予每人最高100万元/年的地方贡献奖励、每人2000元/月的个人住房补贴。
姚铸锐:打造“莞商学院”青年企业家培养品牌项目
姚铸锐表示,民营经济是东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家是社会最宝贵的财富,青年企业家是创新创业的重要主体,是东莞在“双万”新起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所以,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制定助推青年企业发展的政策外,还打造了“莞商学院”这一青年企业家培养品牌项目。
“我们充分发挥莞商学院的培养作用,推动青年企业家培训系统化和全面化,多层次完善企业家知识结构,提升企业家创新创业意识。”姚铸锐说,其中,着重筹划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国家、省级人才专项推荐申报工作。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支持企业引进培育高层次青年企业管理人才,并单列设置项目,对成功入选的对象除获得资金资助外,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出行等方面也获得保障。二是支持职业能力提升。组织企业高层管理人才到清华、北大、复旦等国内一流院校培训学习,努力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青年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以赛促创。通过举办东莞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创客广东”等赛事,吸引青年创新项目在东莞落地生根,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
罗广林: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青年企业家成长
罗广林说,东莞市科技局高度重视青年企业家在莞发展,着力打造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平台,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青年企业家成长。主要的政策支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为青企用人“解渴”。2017年以来,东莞市科技局已连续6年实施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计划,联合企业组建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明确赴企实习研究生每月现金补助的30%由市财政予以解决,并对评为企业精品课程和优秀企业导师的企业,每宗给予5万元补助及1万元奖励。五年来累计吸引来自153家高校超过2600名研究生来莞培养(实践),拓宽450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用人渠道。
二是为创新创业“解码”。面向青企推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累计认定约180家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在孵企业超3700家。定期举办种子大赛等活动,提供导师辅导服务,积极帮助各类青企对接市场投资人。在松山湖核心区域打造占地397亩的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并出台《东莞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入驻管理及扶持管理办法》。
三是为专精特新“解困”。由财政出资支持各类企业引进创新科研团队,累计引进13批91个省市创新科研团队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三。充分发挥创新平台集聚效应,散裂中子源已吸引超过500名科研人才常驻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集聚各类科研人才近1000名,松山湖材料创新样板工厂已累计孵化42家产业化公司。
关敬辉:青企增资扩产空间“莞够”
关敬辉说,东莞供给青企投资兴业、增资扩产的空间不仅“莞够”,也十分“莞用”。主要政策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多审合一”。过去国土与规划部门分设,企业改建扩建厂房,需先办理规划条件,再办理土地出让合同,最后办理规划许可证,程序多、耗时长。现如今,这三个事项合成了一个事项,实现一表申请、同步办理,审批时限压缩至8个工作日,提速80%,并且网上办理、“最多跑一次”。去年办理相关业务167宗,为企业增加厂房450多万方。
二是“容差审批”。由于历史原因,不少企业已建厂房红线与道路、公配重叠,或因为坐标换算、测量问题出现数据误差,跟原有批准文件对不上号。厂房如改建,这些问题会导致审批过不了系统,耽误企业投资。现实行的“容差审批”,合理解决了这些误差,2022年通过“容差审批”累计解决21个产业项目红线不符问题,涉及面积1770亩。
三是拆旧建新同步办理。也是由于历史原因,东莞很多厂房没有办理规划报建手续。如严格按照规定,企业增资扩产申办改扩建手续,要先拆除没有手续的建筑。这过程会出现空档期,耽误企业生产、错失订单。现出台的拆旧建新同步办理政策,允许企业承诺限期拆除旧厂房,同时办理新厂房的规划用地手续,拆旧建新两不耽误。2022年解决了48个项目“拆旧建新”时间差问题,涉及面积2500多亩。
黄朝东:支持青年企业家拓展国内外市场
黄朝东表示,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东莞市商务局出台政策措施,支持青年企业家拓展国内外市场。
一是支持企业参加境外线下展会。对参加省商务厅公布认定的“粤贸全球”和市政府认定的重点境外展会的企业,对每个展会按展位费的20%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个展会最高支持金额不超过2万元。
二是针对内销增长达到一定条件的外资企业给予奖励,具体是对上一年度新增内销额5000万元以上,按新增内销额的0.2%给予支持,每家企业每年最高支持100万元。
三是支持企业发展直播电商。制造企业通过直播方式在国内产生的年度线上销售额达1000万元及以上的,按销售额的1%予以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奖励不超过30万元。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
校对 | 桂晴